吉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吉利下调销量目标的背后
TUhjnbcbe - 2025/6/11 1:55:00
车企间的竞争,如同一场“马拉松”,不必过于争一朝一夕之得失。车市下行大环境迫使车企静下心来做出调整谋局未来。基盘已达万辆的吉利,主动下调今年销量目标,其实要调整的,何止于此?……>昨天(7月8日),“自主一哥”吉利同时对外释放了两则重磅信息。一个关于销量,一个关于盈利。简而言之,车市大环境持续低迷、企业积极主动降库存多重因素影响下,吉利汽车上半年的销量和盈利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不过即便如此,销量上吉利自主一哥的位置还是稳稳的,盈利上终究也是正还不至于亏损(预计几个小目标还是有的)。销量层面,根据吉利官方公布的数据(批发量)显示,吉利6月份三大品牌整体销量为辆,环比增长0.63%,同比下滑29.25%;其中,国内市场销量为辆,同比下滑33%。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辆,同比下滑14.99%。不过,在发布上述官方销量成绩的同时,吉利也在朋友圈等渠道发布了另一份简单的销量“喜报”积极造势,宣称6月份吉利的终端零售销量超过了12.6万辆,创历史同期新高。利润层面,吉利汽车表示,根据目前已获得的资料,公司董事会预计,与去年上半年66.7亿元的净利润相比,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将减少40%左右。鉴于上半年的市场表现低于预期,加之今年下半年中国车市的持续不确定性,吉利官方决定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由万部下调10%至万辆。一如前面所言,在吉利看来,吉利今年上半年市场销量的不济,主要系于市场大环境不佳、以及企业自身主动降库存改善经销商经营状况所致,“公司董事会认为集团整体营运仍然维持良好及完整,整体财政状况亦维持稳健”。吉利公告截图事实究竟如何?吉利的官方解释又是否准确全面?作为外围观察者的笔者,暂不得而知。不过,吉利的上述官方信息一经披露,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已经率先作出了回应。截至今天收盘,吉利汽车的股价已经跌至11.7港币,市值也从年底的最高位亿港币,跌至现如今的亿多点、随时都有跌破千亿大关的风险。当然,资本市场对吉利的看跌,断然不仅仅是基于销量层面的下滑。一如此前我们在《急速狂奔后的吉利》一文中归纳总结过的那样,自今年年初吉利发布年财报以来,过去几年市场销量狂飙突进和习惯了“买买买”模式急剧扩展汽车“帝国”版图的吉利,其盛世之下也潜藏了不少的隐忧。其中,高杠杆带来的企业高负债率、对经销商的严苛导致的高库存,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众多不利因素夹杂在一起,导致自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看跌吉利的声音不绝于耳。如果说上述问题更多的是从不同角度基于宏观层面对吉利作出的分析判断,下面我们不妨着眼细节之处从微观层面来对吉利旗下各品牌、及相应车型的市场表现进行一番剖析。首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于,通过对吉利旗下众多车型的单月销量及一段时期以来的销量走势来看,造成吉利整体销量呈现大幅下滑的,可以说是包括轿车、SUV不同细分市场,以及吉利和领克不同品牌在内的,全线产品的表现不佳共同所致。譬如轿车领域,无论是最经典的帝豪系列,还是远景、博瑞,以及新推出不久的缤瑞,且不说与前两年的鼎盛时期相比,中短期来看,这些吉利轿车领域的主力车型,自今年以来月销量总体均处于下滑趋势(偶尔月份有环比上扬)。SUV领域同样如此。虽说迄今为止“明星”车型博越的月销量依旧处于破万的水平,但与此前动辄月销两万及以上的巅峰时期相比,下滑幅度还是很明显的。至于帝豪GS、远景系列的几款SUV,逆市之中的表现也不容乐观。至于唯一的一款MPV车型嘉际,一则上市时间不长(不到半年),其次也并没有表现出一炮而红的节奏,所以这一块对吉利整体的销量贡献度不大。这一点,与吉利旗下的高端子品牌领克的情况有些类似,领克01、02、03三款车型加在一起八九千辆的月销成绩,对吉利整体基盘的走向取不到关键性作用。不过,以上说的种种下滑与不乐观,终究是跟之前势头正猛的吉利自己比,如若将其放到市场整体及与同行竞争对手们比较,吉利旗下的众多车型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月销量超过0辆的帝豪系列,依然是整个自主品牌中销量最好的A级车,“冠军家族”、“国民家轿”的光荣称号不是说说而已。再比如,即便相比前几年正当红的时候月销量已经“拦腰减半”(过去月销量基本在三四千辆以上、甚至一度突破五千大关)的博瑞,现如今凭借辆左右的月均销量成绩,依旧算得上是最畅销的自主品牌B级车。此外,去年十月份才上市的缤越,凭借“7.9S”级的百公里加速和平均月销破万的销量成绩,一举成为了自主品牌国民“小钢炮”的新生代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与燃油车领域的同比大幅下滑截然不同,逆市之中吉利在新能源和整车出口两大领域表现亮眼。官方数据显示,6月份吉利旗下新能源车产品整体销量达到辆,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5.76万辆,涨势喜人。同时,6月份吉利整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两倍达到辆,虽说单从数量上来看并不起眼,但对于谋求全球化发展的吉利而言,这无疑是个好兆头。在笔者看来,车市大环境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能够保持销量正向增长的车企集团并不多见,尤其是年销量规模达到百万级的车企和品牌。并且经过前几年的连续超高速增长之后,基盘已经达到万辆的吉利也是时候停下来进行一番调整,如同一个人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也需要在适当时候停下来补水和补充能量。汽车行业车企间的竞争,同样是一场“马拉松”,不必过于争一朝一夕之得失,企业能否取得长足的发展才是根本。尤其是在产业正面临大的变革,“淘汰赛”急剧急速的当下,更是如此。如若能用销量上一时的下滑,来抵挡住企业所面临的行业及自身的更大签字危机,也何尝不是一项明智之举。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利下调销量目标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