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文静财眼丨别看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了,吉利的
TUhjnbcbe - 2023/11/6 20:45:00

在这份增收减利的半年报之后,资本市场或许会换个估值方式看吉利汽车了。

8月18日,吉利汽车(HK.)发布了年半年报,并召开了业绩发布会,财报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52亿元,同比下滑35%;上半年企业累计销量为61.38万辆,同比下滑3%。

销量微跌、营收大涨、净利润大降,如果仅从这几项数据看,吉利汽车的半年报算不上好看,但从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们对于这份“增收减利”的半年业绩似乎并不“失望”。

8月18日,吉利汽车股价在财报公布后下跌,最终收于16.82港币,下跌3.11%;8月19日,吉利汽车股价反弹,全天上涨3.57%,收于17.42港币。半年报发布后,包括交银国际、华创证券、华西证券、摩根士丹利、大和、富瑞、花旗等在内的机构均对其给出了“增持”或“买入”评级。

增收减利却获大行看好,吉利这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

两重原因助推营收大涨

吉利上半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两方面,一是主营业务,即销售汽车及相关服务的收入大幅增长;二是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知识产权授权许可、电池包及相关零件等多元化业务的增长。

财报显示,上半年吉利销售汽车及相关服务的收入为.03亿元,同比增长25.16%;销售汽车零部件收入为47.27亿元,同比增长1.96%。而销量微跌,收入大涨,充分说明,吉利上半年的销售结构在持续改善,更高端车型销量占比在不断提升。

上半年,吉利汽车平均单车销售收入达到10.2万元,同比增长21.1%;单车毛利同比增长9.9%至1.6万元。具体到产品上,则体现为“中国星”系列占比的提升和新能源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其中前者上半年累计销售10.6万辆,同比增长10.3%,占吉利品牌整体销量的23.9%;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0.97万辆,同比增长%,渗透率达到17.87%。

无论是单车平均售价已经打入合资圈的中国星系列和领克,还是平均大定金额已经超过33.5万元的极氪,都对吉利营业收入的增长起到了明显作用。其中,极氪上半年累计销售1.9万辆,营业收入88.28亿元,以上市公司占极氪41.69%股权计算,仅极氪上半年就为上市公司贡献了36.8亿元的收入。

多元化业务的增长是吉利这份半年报的一大亮点,其中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收入同比大涨.4%至18.39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收入还仅有4.5亿元左右;知识产权许可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4.29%;销售电池包及相关零件收入16.87亿元;上市公司子公司吉致金融上半年收入22.17亿元,同比增长10.52%,净利润为7.41亿元,同比增长23.91%。

三大因素导致净利润下滑

销售结构改善通常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但吉利汽车却在营收大涨的情况下,净利润大幅下滑,问题到底出在了哪?从财报来看,导致上市公司利润下滑有三大因素。

第一,原材料成本增加及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这导致吉利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至14.6%。而这也几乎是所有车企上半年共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以新能源车为主的车企,更难以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去年大爆发的“万亿迪王”年净利润也呈大幅下滑态势,今年才有所好转,而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更是仍未实现盈利,在现阶段下“卖新能源车难赚钱”已经是行业共识。

第二,销售费用和行*费用涨幅较大,其中上半年销售费用为33.04亿元,同比增长29.37%,原因主要是投资了66间极氪品牌直销店;行*费用为46.61亿元,同比增长43.59%,官方称原因主要是过往数年大量研发投入,导致摊销费用增长。

这两大因素均对吉利半年净利润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不过后者显然并不是什么坏事,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总成本为32.6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无形资产摊销23.39亿元,产品研发成本9.26亿元。近十年,吉利控股累计研发投入超亿元。

第三,极氪的“拖累”,处在初创发展阶段的极氪,其经营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并实现盈利,再加上当期确认的股权激励,对吉利汽车整体净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

财报显示,上半年极氪营业收入88.28亿元,净利润亏损7.59亿元。年极氪汽车全年营收18.22亿元,净利润亏损3.7亿元。由此不难看出,短时间内极氪仍将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并有可能继续扩大拖累上市公司业绩,好消息是官方称上半年极氪毛利率已经升至5%。

综合来看,以上三重因素其实都不是吉利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业务模式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其在快速转型电动化、智能化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阵痛”,实际上,如果剔除股权激励和极氪带来的亏损,上半年吉利净利润为28.11亿元,同比仅下滑7%。

吉利遭遇的是整个传统汽车阵营转型中无法绕开的一段上坡路,而这正是资本市场并不为其利润下滑感到“失望”,反而愿意给予更高估值的原因。

吉利汽车的估值方式会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自主一哥,吉利汽车近些年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并不高,这其中固然有港股市场本身估值不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仍以“传统整车制造商”来看待吉利汽车,而被如此看待的上市车企普遍估值不高。

A股当之无愧的汽车龙头股——上汽集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相比之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新能源车龙头股比亚迪,估值水平都要远远高于整车企业,但除了特斯拉,其他新能源车企的盈利情况并不算好。

资本市场之所以愿意给予后者如此高的估值,关键在于是用“新能源科技企业”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企业,它们代表着智能电动车这个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拥有更为确定且广阔的发展空间。说得直白点,比起当下的盈利,资本市场更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

从去年到今年,吉利转型速度不断加快,转型举措逐一落地,新能源车占比大幅提升,且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向上势头,7月单月新能源车销量已突破3万辆,渗透率达到26.12%,距离企业下半年月30%渗透率目标越来越近;雷神混动车型已经在市场打开局面,极氪产能紧张局面已明显缓解,四季度将实现月销过万,冲击全年7万辆交付目标。

在这样明确的发展向好趋势下,资本市场自然愿意改变对吉利的估值方式,而且相比其他传统车企的转型,吉利还有一重优势——高端化,BMA、CMA、SEA架构的铺开,将助力吉利品牌向上,而高端化带来的更强盈利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转型带来的盈利压力,让吉利的转型更稳健。

此外,吉利的整体经营状况也很健康,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上升%至54亿元,净现金水平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5.8%。

写在最后

在资本市场看来,传统车企实在乏善可陈,但一个顺利转型的传统车企则有很多故事可讲,而毫无疑问吉利的新故事才刚刚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静财眼丨别看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了,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