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城集齐七大品牌,魏建军能召唤神龙么 [复制链接]

1#

金融街老李

长城汽车集团悄无声息集齐了“七大品牌”,有支持也有争议。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的展台可谓白发齐放,无论是哈弗还是WEY,无论是欧拉还是坦克,亦或是拿铁、玛奇朵、朋克猫,总有适合自己的品牌或产品。

相比C端的眼花缭乱,资本市场的声音则更聚焦,一季度以来,主推长城汽车的券商研究员们,向基金经理们一遍又一遍吹风魏建*“七大品牌”的宏伟蓝图。在他们看来,不管是新势力还是老巨头,做大营收,做大利润才是真理。

这个方案有什么创新点?

魏建*是长城汽车的首席产品经理,亲自把关每个车型。*人作风深深影响了魏建*,也影响了长城汽车,大到企业战略定位,小到整车测试,魏建*都事必躬亲,锱铢必较。

在集团销量突破万台后,从到年,魏建*对长城汽车开始了循序渐进的变革,变革的目的也很简单:为了更高的销量。三年的变革都是围绕产品,主打年轻化和高端化,从哈弗F系到WEY,从皮卡到欧拉,声量不大也不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总体来看,魏总的三年变革收效甚微,欧拉和WEY品牌都低于预期,老李在长城工作的朋友有时也会感到焦虑:魏总眼里都是产品,没有消费者。

这两年(-年),魏建*变了,长城也变了,朋友向魏建*汇报,魏总一般先问:你这个方案有啥创新点?

过去,魏建*最关心的是产品,现在魏建*最关心的是创新,提到创新,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新势力,因为这个词与传统巨头们没有多少联系。蔚来、理想和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凭借创新抢占了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不仅带动了行业的自我迭代,更给传统车企带来了窘境。

吉利在万销量瓶颈上已经持续了3年,长城在万辆的销量瓶颈上持续了5年,比亚迪在50万销量瓶颈上持续的时间则更久。对传统巨头来说,不变革,短期可以活下去,但长期一定会死,变革有机会腾飞,关键是怎么变?

传统国有企业的玩法是高端化,做高端产品或高端品牌,比如东风的岚图、广汽的埃安、上汽的智己和R汽车。相比国有企业,三家民营企业则务实很多,做企业,有一条主线是清晰的,即市值是虚的,营收是实的,做大营收的策略往往和企业家的基因有直接关系,三家民营企业选了三种不同的玩法。

比亚迪王传福做大营收的策略是产业链垂直整合,上游核心供应链(电池、电机、电控等)自供,比亚迪的毛利率也做到了行业领先的25%以上,吉利的李书福的策略是开放平台、对外合作,无论是牵手百度还是合作富士康,均摊成本是第一目标。

长城的魏建*则反其道而行之,做多品牌,在大家不经意间,长城拥有了七大品牌,老李先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些品牌的定位和目标:

SL:中国新势力的全球领导者,打造全球豪华品牌。(SL的中文名字是沙龙智行,要做和蔚来一样的豪华品牌,产品覆盖全品类,定价30万以上)

WEY:高端智能SUV品牌,立足中国,走向全球。(高端品牌,产品覆盖SUV,产品定价12-30万元)

坦克:全球越野SUV第一品牌,产品全系出海,挑战日系,抢占各细分市场Top3,树立全球越野车领导者形象。(高端品牌,产品覆盖越野SUV品类,产品定价15-30万元)

哈弗:全球经济型SUV领导者,经济型市场的“大众”和“丰田”。(经济型SUV品牌,产品覆盖SUV,产品定价7-20万元)

欧拉:全球经济型BEV的领潮者,聚焦大众经济型BEV市场,打造全球化时尚潮品认知。(经济型BEV潮牌,产品跨界为主,产品定价7-20万元)

炮:全球经济型皮卡领导者,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快速布局海外市场,树立全球经济型皮卡领导者形象。(经济型皮卡品牌,产品覆盖皮卡,产品定价10-20万元)

长城:全球经济型轿车领先品牌,深耕中国高潜力新兴市场,以智能化和电气化创造新认知。(没错,又要做轿车了,经济型轿车品牌,产品覆盖轿车,产品定价10-20万元)

什么理论能让魏建*痴迷?

多品牌在汽车行业不是新鲜策略,国外的大众、通用,国内的奇瑞、吉利,都在多品牌策略走过弯路。

各大车企的多品牌战略,难在品牌和产品定位,拿吉利来说,早前的帝豪、全球鹰和英伦的品牌定位很清晰,但产品无本质区别;大众集团的大众品牌和斯柯达品牌本质都是经济型品牌,品牌定位模糊,产品有差异,但不明显,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演变,多品牌打法效果越来越差。

虽然沿着大众和吉利的路走,但长城这次的多品牌战略和其它车企不一样。

众所周知,魏建*是定位理论的拥趸,里斯伙伴是定位理论实践的咨询公司,长城汽车多品牌战略也是源于此。什么是定位呢?按照定位理论的创始人特劳特所说:“定位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实际上生活中,大到企业,小到人设,都有定位理论的应用。

长城为什么敢于做多品牌战略?一是因为时代变了,品类方法论在当前的应用日益突出,二是长城变了,敢于在小众市场尝试大单品。

A.时代变了,品类方法论应用日益突出

大家都熟悉品牌的价格方法论,即当一家公司想尝试跨越档次的产品时,无论是向上跨越还是向下跨越,一定要使用多品牌战略。品牌“搭便车”的行为会使得品牌定位模糊,进而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价格、产品质量)的认知出现错乱。

以大众集团为例,向上有高端品牌奥迪,向下有经济型品牌斯柯达,这种品牌打法主要是依靠价格区分。长城汽车使用了价格方法论,按照价格梯度,豪华品牌是SL,高端品牌是WEY和坦克,经济型品牌则是哈弗、炮、欧拉和长城。

“一台春晚满足全国人民”的产品逻辑已经不适用了,社会的精细化和消费升级颠覆了所谓的“大众”消费,这时候品类方法论就应运而生。

过去,无论是大众品牌还是斯柯达品牌,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必然有品类交叉,大众的SUV产品和斯柯达的SUV产品形成了直接竞争,魏建*的多品牌战略更进一步,使用了品类方法论。

同为高端品牌,WEY主打智能电动,坦克主打越野,前者是大众强需求市场,后者是小众弱需求市场,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四大经济型品牌也有明显的品类区分,哈弗品牌主打SUV,炮品牌主打皮卡,长城品牌主打轿车,欧拉则是跨界潮牌,各大品牌各司其职,服务对应的消费群体。

B.长城变了,敢于在小众市场尝试大单品

如果你是车企的老板,面对众多的细分市场,你会选择哪个?答案一定是市场最大的那个,许多车企的老板也是这么想的。在大众市场做强需求的产品是各家企业一贯的思路,魏建*打破了传统,剑走偏锋,到小众市场做大单品,这个行为吃瓜群众不理解,竞争对手看不上。

针对小众,如何做大单品?答案是把“需求”做强,三流企业发现需求,二流企业满足需求,一流企业制造需求,长城多品牌是在不断制造需求。魏建*力排众议,开发了越野风格的坦克,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