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耕种不同,并不是种多少得多少,伴随着研发的深入,往往砸进去大量人力物力,最后也不一定能突破海外品牌的技术封锁。所以,对于中国的汽车品牌来说,追赶乃至超越海外一线品牌的过程,是困难的、艰辛的更是荣耀的。
众多自主品牌中,有一个品牌无论在技术、科技、文化还是形象上,都极具代表性,它就是吉利。从第一个造车的民营企业,到成功推出CMA高端系列“中国星”,再到6月2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吉利中国星已经成为收个拥有“天体一体化”布局的高端系列。
吉利进*航天领域的难度,不亚于当年迈出造车第一步的难度,一开始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弱,底子薄,只能通过海外成熟车型的成功案例进行逆向研发,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在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与研发能力之后,吉利迅速调整策略正向研发产品,哪怕初期艰难,甚至在销量上对比那些长期模仿的企业并无优势,但这条路依然被吉利成功走了出来。
民用航天同样如此。吉利此次发射的“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是由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制,是从时空道宇旗下台州卫星超级工厂出厂的高可靠、高性能、量产低轨卫星,制造效能及系统可靠性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将推动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此外,汽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航空工业的支持,因为汽车上存在大量航空工业成熟方案下放汽车工业的例子,前者在材料、科技、精度、工艺等全方位要求均高于车规级标准,但随着技术进步,一部分技术成本被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这部分技术就有可能释放到汽车工业上,采用了该技术的车型相较于竞品而言,就是降维打击。
网友之所以觉得马斯克是现实版“钢铁侠”,也是因为马斯克创办的公司不仅造出了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产品,也有完成商业航空计划的SPACEX。一家优秀、视界长远的企业,必然不会仅仅在“地面上”竞争。
所以,吉利中国星作为首个拥有“天地一体化”布局的高端系列,其对于吉利科技研发实力、智造能力都进行了充分佐证。
事实上,“中国星”系列的产品力本身也是对吉利研发、智造实力的强有力证明。“CMA出品均为竞品”,诞生于CMA架构的“中国星”系列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5万辆,平均售价在15万左右,已经成功杀入合资品牌车的腹地,15万价位作为以往自主品牌冲高的门槛,已经成为“中国星”系列的主要阵地。
捅破天花板靠的不是营销、不是包装,就是技术实力。未来,天地一体化均衡发展,在面对航天“新基建”的浪潮中,希望吉利在进一步积累卫星智造技术之后、可以同步将其延伸引用到汽车工业级元器件中,同时帮助其在自动驾驶中找到更多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