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据说话比亚迪,长城,吉利2021终 [复制链接]

1#

比亚迪、长城、吉利可谓是传统车企三驾马车,在这一年,三家企业为了迎接新能源车的机遇,全力以赴寻求变革之路,然而结果却不尽相同。

比亚迪是三家车企之中,新能源转型的动作最大,成果最明显的。

01市场层面

数据显示,年,比亚迪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辆,同比增长73.34%。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燃油车的销量为,新能源汽车占比率为81.58%。

比亚迪在年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新能源车的饭碗已经端稳,且对营收的贡献大于燃油车。这是长城、吉利所望尘莫及的。

长城汽车之前宣布,到年,长城汽车要实现80%为新能源汽车;吉利汽车在年10月31日,发布“智能吉利”战略——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将达到90万辆,加上极氪品牌,整体占比超过40%,要知道在6年前,吉利的规划则是,新能源产品将占比60%,如今缩减了20%。

近期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比亚迪宣布,将在年或之前实现零排放汽车和货车的销售占比达到%,而这意味着比亚迪将在年或之前停止生产燃油车(包括插混车型)。

长城与吉利的全年度的销量数据暂未公布,但从年1-11月的数据来看,表面看亦是不错,但吉利与长城的销量依然是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贡献力量很弱。

吉利汽车之前宣布年将向万辆的销量目标发起冲击。年前11个月,吉利汽车共完成销售.93万辆,同比增长0.28%,与上年基本持平。要想达成目标,12月就必须完成超过36万台的单月销量,难度可想而知。

长城汽车亦是如此,年销量目标原定的是万辆,后上调到了万辆。如果按照原目标的话,长城汽车要想完成目标还是非常轻松的,但按照调整后的目标来算,长城汽车距离年度销售目标还差37万辆左右,目标依然艰巨。

02战略层面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之所以年表现出众,得益于战略上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三大技术领域的突破,依靠“EV纯电、DM混动”两条腿、齐步走”的态势,形成了自家独特的竞争力。

年,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累计销量分别达辆、辆,同比分别增长.9%、.6%。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比亚迪有望第九次登顶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

从车型来看,王朝车系旗舰车型——汉在年12月销售辆,全年累计销售超11.7万辆;同为旗舰车型的全新一代唐,年累计销量辆;比亚迪秦家族在年全年销量为辆,相比年提升了.3%;比亚迪元家族在年全年共销售了辆,其中12月份斩获销量辆,相比年12月提升了.6%。

另外,比亚迪的海豚系列一出场也是表现优异,自年8月份正式上市到12月份,五个月内共售出了辆,其中12月斩获销量16辆,这也是该车型月销量首度破万。

比亚迪第万辆新能源车也在年5月19日正式下线,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长城汽车年为了转型新能源也是动作不断,从“合”到“分”,配合股权激励,长城汽车开展“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以项目+流程为主导、作战单元以队长角色组成的组织创新,推动员工从“打工者”向“合伙人”转变。

长城汽车的拿手好戏是SUV。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开启了轿跑之路。欧拉闪电猫,成为长城旗下的首款轿跑。欧拉品牌前11月销量达11.41万辆,同比增长.21%,还算可以。

但是,还是出了幺蛾子,欧拉在12月份遭遇“信任危机”,车主发现,欧拉车型搭载了发布于年的英特尔四核芯片,与宣传的不符。

目前长城已经孵化出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炮四大品牌。魏牌1-11月累计销售辆;长城炮累计17个月销量破万。长城皮卡累计15个月销售突破2万辆;坦克1-11月累计交付辆。

为了确保上游三电零部件的供应,长城汽车年加大了对蜂巢能源的扶持力度,不断的融资,加大扩产规模。

吉利汽车是三家车企中新能源转型方面遇到阻力最大的,虽然已经推出了不少新能源车型,但整体表现依然是不温不火,这也是影响吉利汽车“大步向前”的原因之一。

年第一个月,吉利就搞了三个大动作:和百度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拉上腾讯合作数字座舱和自动驾驶,还和贾跃亭的FF讨论了代工的可能性。到了9月,李书福搞起了“反向跨界”,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在新能源的维度,吉利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年,李书福就高调宣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说要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失利之后吉利不得不思考突围方式,从制度上撕开口子。

年,吉利汽车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成立极氪汽车,并给予极高的独立运营体系,从供应链到内部员工,运作方式与领克等截然不同。

遗憾的是,极氪汽车,这个由吉利集团重金打造的被给予厚望的全新智能纯电品牌,没有体现出雄厚的竞争力,市场影响力一般,吉利旗下极氪纯电汽车年12月交付台。

吉利已经没有回头路,极氪汽车是其孤注一掷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增持其持股比例,不断支持。

近期极氪也是出现了幺蛾子,元旦后极氪为了吸引更多的预订却给出了更大的优惠,这个行为激怒了元旦前下单的车主们,近期极氪的官方自媒体账号下,充满了退订、投诉等负面评论——比如,“元旦前订车竟然比元旦后还贵,这操作,神了”。

在三电研发上,比亚迪是国内自主车企中布局最完善的,旗下有弗迪电池和弗迪动力,还推出了刀片电池,其次是长城,旗下有蜂巢能源和蜂巢易创,吉利在三电的布局没有什么亮点。

其实,吉利也考虑过自研电芯,并曾试图扶持“衡远”来保障未来供应,但并不成功,目前主要依靠宁德时代、欣旺达、孚能科技等外部公司,而且因为新能源销量没有太大起色,对上游的话语权太弱。

03资本市场层面

二级市场方面,年表现最抢眼的是比亚迪,比亚迪年A股的股价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震荡后,在10月26日以.33元/股创下其历史新高,市值也超9亿元。年12月31日,其收盘价为.12元/股,市值为亿元。

放眼年,如果比亚迪在产业与市场层面的表现继续保持年态势的话,那么其市值能否突破万亿元大关呢?这是一大期待点。

长城汽车则稍逊色一些,长城汽车3月9日,长城汽车盘中最低价报26.72元,股价触及全年最低点,后来的几个月开始稳步升高,10月26日股价最高见69.80元,最高点相较于年初最大涨幅达到87.31%。

截至年12月31日收盘,长城汽车报收于48.54元,较年末的37.26元(前复权价)上涨30.26%。当日的长城汽车沪深股通持股市值28.41亿元,较期初增加17.35亿元;沪深股通持股量占A股比值为0.96%,高于期初的0.48%,还是比较深受大资金青睐的。

长城汽车在年度共计6次涨停收盘,2次跌停收盘,年1月4日的总市值亿元人民币,目前长城在汽车整车板块市值排名仅次于比亚迪,位居第二。

关于长城汽车的期待,可能更多在于轿跑的突围是否顺利,以及缩短与比亚迪的差距。

吉利汽车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则比较一般,这是由于其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没有取得亮眼成绩,没有酝酿出足够的估值空间。

要知道,吉利也曾辉煌过,从-年,吉利销量从80万辆提升到万辆,乘用车市场份额从3.2%涨到5.8%,单车均价(包括领克)提升了元。一波股价上涨,把吉利推上到了“自主一哥”的位置。

吉利汽车年度港股最高股价为35.50元/港元,年1月4日的收盘价为21.港元/股,市值亿港元。

吉利汽车能否找回往日的荣耀,大概率是还是要取决于极氪汽车的表现了。

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不是一场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传统车企三剑客,谁笑到最后的才是真赢家。

作者:慧泽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