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进步的困惑
很多亲身的经历,让我觉得有种对社会文明与进步难以说清的困惑。这里仅举三例经历说之。其一,上个世纪末,不满12周岁的我,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升入乡(公社)中学。入学的那天,我独自背着个沉重的木箱子,一大早就徒步十几里赶往学校。新学年的校园充满了异常热闹的喜庆氛围。我刚到校门口,就被等候在那里的老生(早我入学的高一届学生)抢过了行旅,随即老生叫我跟他走。老生把我带到寝室,左左右右替我安顿好,再指引我去报到处报到。当时我的感激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啊。事后,我才知道,老生们并没有谁要求他们非要这样做,他们完全是自觉的助人为乐精神。他们做这些事就像做家务事一样,做了既不请功也不炫耀。那时候,我觉得整个校园都充满着一种和谐和友爱的气氛。也许,所谓的雷锋精神就从那时候起扎根我的心灵了。然而,二十年之后,我曾经回到这个母校工作,所看到的已不再是往日那种令人振奋的景观了,学生们之间的那种友爱似乎已完全淡去,日常学生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都是有目的的,要让老师表扬,要让老师给记录下来,给他(她)加分,除此外,是少有人主动做好事的,搞点环境卫生都得讲价钱,斤斤计较,甚至于帮老师做点事都还是勉强的。往日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已尘封无影无踪了。其二,读初中时,我常从乡(公社)电站路过。这电站大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在七十年代来说,这可是全公社唯一也是最雄伟的建筑了。那时我对它是充满敬畏和神秘的。八十年代后,这个电站就被其他电站取代了。在那之后到现在的几十年中,全乡各地不时有水库和桥梁建筑,可是大都经不得洪水考验,不仅仅是垮蹋,而是被洪冲得无影无踪。而这个电站虽然没人再管它,甚至于有人想毁掉它以使河流畅通,可是,它却风雨不动,安然如泰山。我不能不敬佩它的坚固,不能不敬佩当时的建筑质量。由此,我又不能不联想到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所谓的“豆腐渣”工程,我疑心我们是不是冲着“一次性”使用方向发展的。其三,读高中时,因家里穷,坐不起班车,每星期六走四十余里路赶回家,星期天又走四十余里路赶返学校。这一来一往,我们都要经过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渡口。我们每次走到渡口时,艄公立马就将我们渡过去,倘若他还在对面,他看到我们在这边,他不会让我们千呼万唤,就将船撑过来。记忆中,不论是我们还是山民,过渡是不用交一分钱的。艄公似乎也换过几茬,但都是那么尽职尽责,态度都特别的好,从没听到他们有什么怨言,倒是时常听到他们乐哈哈的与人打趣说笑。当然,后来,这渡口就不复存在了。再后来,在别处过渡是不仅要钱,而且艄公都很霸道。真是今非昔比啊。近些年,我每次经过那渡口时,就不免沉湎于那遥远的遐思,昔日那艄公的身影似乎历历在前,昔日艄公的面目似乎变得出奇的可爱了。仅此三事,虽不能足以说明什么,但类似的事却是数不胜数的。社会发展了,文明进步了,照直说,如上述的三事,都应当说是昔不如今才对,可是,事实上是今不如昔啊!这怎不令我们困惑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