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桂子月中落,唐诗中的桂子和桂花,有何不同
TUhjnbcbe - 2022/9/12 15:22:00

桂花是中秋之花,传说是月中嫦娥抛下的桂枝,落入人间,在中秋开出芬芳的花朵,尤其是以中秋节为胜,那天夜晚如果你有缘分,还可以亲自体会从天上降落的桂花。

让我们从诗词溯源,寻找那月宫桂花最初的存在和芬芳。

宋朝李清照喜欢桂花,她爱桂花,说桂花自是香中第一流,有牢骚了一句“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说这么芬芳的花,为什么当年屈原就没有写呢?

先秦战国的屈原没有写桂花是真,但是写了桂枝,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屈原

“辛夷车兮结桂旗。”屈原

拿着桂树枝,站在水边去等待,思念是那么的焦虑。

那木兰做的豪华的车子,上面插着桂枝旗帜。

按道理谁也无法抵御桂花的香气,或者是他不写之写。

但是屈原时代的桂枝,或者和李清照的桂花无关,因为桂枝是樟科的月桂,为芬芳药材,其枝干树叶有特殊的辛香,在先秦之前就广泛用于中医药,降气、利关节,补中益气。直到今天,市场上的辛香卤料里,常有一种桂皮,就是指的这种桂树。

在上古的秋天,天气降温,桂枝香气,辛温通脉,可以辟邪。

汉朝的一本《汉武洞冥记》里,是后汉郭宪写的关于汉武帝修道的事宜。

彼时,嫦娥是月神成仙的故事,已经定型。但是此时月亮上还没有桂花树。

汉武帝在未央宫修建了影蛾池,用以赏月,还招待来自各方高山里的修道人。其中就谈了桂树,说有一种鸟,常常衔着桂枝飞翔,然后果实落在南山,落地生根,可以长到七八尺,这些神仙道人非常喜欢这棵树,砍下树枝酿酒,叫作桂醪,喝一滴,浑身金*,称为*桂之酒。

那么从这里看来,至少汉朝用以酿酒的桂树,是用桂枝酿酒,而不是花。

这种桂树是枝叶有香,是樟科月桂的枝干,当然它们也在秋天开花,只是花香远远没有桂花香气那种天香。

但是也是这之后,月宫中有桂树,就开始流传民间。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曹丕《秋胡行》

汉魏时代,还没有中秋节,但是秋天仍旧会攀折桂枝,以应秋分或者月圆。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南北朝庾信舟中望月诗

南北朝时代仲秋赏月,这是唐朝八月十五和宋朝中秋节的民俗起源。这是一个民族交融交流的大时代,有芬芳香气的桂花品种,在农历八月应时而开,以其花香胜,装点着人间的秋色秋香。

这里的桂花就是大家熟悉的木樨属的桂花。

庾信在农历八月十五舟中看月亮,山明如雪,岸沙如霜,明月如珍珠,仰头看着月亮中的桂花树的影子。想必那桂花的芬芳,也在岸上飘来,仿佛天上飘来是一样。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上林晚叶飒飒鸣。鴈门早鸿离离度。”南北朝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节录

南北朝时代仲秋登台望月,正是桂花开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认为人间的桂树是月宫里掉落下来。这个袅袅,是指的桂花的香气,也表明那个时候,人们秋天是连花带叶的欣赏桂花。重在整体,而不单是花香。

或者自古人们按节气簪花,树枝更容易固定在头饰和服饰上头吧。

桂花开了,露水白了,枫叶红了,大雁南飞。好一个秋香又清愁的八月十五啊。

隋唐之后,盛大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推动了桂花树的培植和欣赏,桂花飘断月中香,木樨科的桂花,以其浓烈馥郁的芬芳,在天上陪着嫦娥,在地上散播着无以伦比的芬芳。

桂花代替了传统的桂枝,反正这两种树长得也差不多。

唐朝的古诗多出现“桂花”,但偶尔也会出现“桂子”。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节录

当代的很多人,认为这是中秋节写桂花的佳句,那桂花或者桂树,本来就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那香气如同天香,又飘到了云外。

开始我也认为是写芬芳的木樨科的桂花。

但是后来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多数写浙江寺庙桂树的,都不用桂花,用桂子。难道是为了诗的押韵?

实际上,这里有个传说。

”垂拱四年三月,有月桂子降于台州,十余日乃止。“新唐书

在唐朝中宗其实也是武则天时代,有一年三月,有月桂的果实从天而降在浙江台州,下了十来天。当时人们觉得不吉利。那么落下桂子的是哪一带呢,是浙江台州的山区,以寺庙看到这种景象居多。有人说,这是西方外国的僧人大师,腾云驾雾,从西天带来的。

如果这是传说的话,也是因为中国地广,总会有怪力乱神的谣言。

但是宋之问这首诗其实应证了这件事的真实。

因为他是武则天时代的宠臣。他是听说了这件事,专门去浙江灵隐寺,也许是调查,也许是好奇,但是应该证实了有这么回事。

说灵隐寺是桂子从天而降,应该从月亮上落下的。

证实了大事,未必证实了细节。只要有地理和气候常识的现代人都知道,台风和龙旋风是怎么一回事。山林中已经三月的月桂树种子,在龙旋风的裹挟下,落在了某些地方。并非特地落在了寺庙,实在是当时寺庙不乏见证者。

木樨科的桂花树和樟科的月桂树,本来就是两个品种,然而总会有通晓历史神话典故的人,加以渲染,说这就是月宫中的桂树的种子。要知道唐朝尊崇道教,渲染神仙之说,这月桂树的种子,也就蒙上了高贵迷离的色彩。

那么三月落的桂子,以讹传讹,就成了八月十五从月宫掉落的仙果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白居易五十岁在杭州作刺史,此时杭州灵隐寺桂花和月桂都有名,老百姓是管不了两者区别,赏月看桂花自然是要在灵山圣地。

八月十五去杭州的寺庙,他是找桂花还是寻找桂子?

桂花常见,而所谓月亮上落下的桂子就是稀罕物了,白居易不能不去特地看看。

这里他主动寻找的桂子,可不是普通的桂花。

总之作为州长,八月十五看月亮赏桂花,八月十七看浙江钱塘潮,他是热闹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唐朝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唐朝陆龟蒙《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这是两首晚唐的诗,放在一起,是这对朋友,八月十五一起去天竺寺去看桂花,当然拣到了月桂的种子。月桂开花比桂花早,此时已经是成熟期。

所以这两好友不免想起前朝典故,这应该也是晚唐寺庙一个人文宣传的亮点。

所以两个人就谈手中的月桂。

皮日休说,我到现在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为何这月桂子是从天上忽然掉落的,想来想去,也只有附和嫦娥抛桂枝这个传说了。

朋友陆龟蒙也是这么说,都说是西方的高僧从人间洒落的。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桂花的原产地没有这种月桂,比如南方的桂林和贵州呢?

他们两个是亲自看过这种月桂果实的,肯定不是常见的桂花品种。

直到晚唐,桂子和桂花是两码事。

桂子和桂花合二为一,是在宋朝,八月桂子飘香,说的是桂花。

尤其是江南一带,多种桂树,花朵的价值在盛世更高,可以酿酒,可以制作糕点,化妆品,香水,花朵可以入药。盛世打造生态环境,桂花成为秋天的城市园林佳树,提供绿化和芬芳,更有中秋节的味道和情怀。尤其都城杭州,怎么少得了桂花?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节录

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出了杭州山水之美,都城之富庶,园林景色之壮观。

而且民间口语也有演化,带子,带儿的尾音也多了起来。

所以桂花和桂子通用。

正是因为如此,反读唐诗的时候,我们会模糊桂子和桂花,在唐朝是不同的植物品种。

比如宋之问那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就成了咏桂花的名句了。

仿佛无数桂花在八月十五从月亮上纷纷洒脱,伴随着迷人的天香。

那么真正的桂子和桂枝又到哪里去了呢?

主要就是药用了。

明朝的李时珍非常冷静,他反驳了月中有桂树的说法,而且辨别了桂子和桂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种。认为月亮上的阴影,是山河之影,既然月亮上没有桂树,就算是看到桂子从天而降,也绝对不是月宫里掉落的。他也无法解释,说,必是妖怪所致。李时珍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他的所谓妖怪,肯定不是指神神道道,而是说的是不了解缘由的怪力乱神的自然现象。

现代科学应该可以解释,都是台风或者龙旋风惹下美丽的祸。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桂花#

1
查看完整版本: 桂子月中落,唐诗中的桂子和桂花,有何不同